国产芯片领域捷报频传,美国芯片垄断将被打破

首页|艾毕胜电子    国产芯片领域捷报频传,美国芯片垄断将被打破
2022年11月3日 11:04
浏览量:0
收藏

      在全球芯片市场上,高端芯片的选择就那么几个,而仅有的选择当中,大多数都是美企供应的芯片。
      手机,电脑以及平板,超过95%的概率都会买到美国公司的芯片,或者使用美国公司的技术。不过随着国产芯片走上自研,逐渐在自主化方面取得进展,有美媒表示美国芯片正失去中国市场。
     美国在芯片领域发展了半个世纪,因为起步较早,所以积累了很多核心技术。从硅基材料的专利到EDA芯片设计工具,再到半导体设备的应用,几乎芯片产业链的各个角落都能看见美国技术的身影。

国产芯片领域捷报频传,美国芯片垄断将被打破

      虽然美国依赖芯片代工,但并没有影响美企掌握高端核心的芯片市场话语权。
      而且美国规则下,几乎只有美企拿到了供货许可,类似联发科,台积电等供应商,仍不能为特定客户提供服务。这足以看出美国的私心,既要赚钱,又不允许被超越。
     随着客户市场加大芯片自给率,提高自研力度,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会逐渐摆脱依赖。对此有美媒表示,美芯已渐渐失去中国市场,主要体现在国产芯片频频传来好消息。
     芯片设计是制造业的源头,掌握了设计能力,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。设计芯片需要EDA软件工具和架构的支持,其中在架构方面,国产厂商正在大力布局RISC-V架构。比如阿里巴巴在RISC-V架构基础上推出高性能芯片开发平台无剑600,又在这一平台中带来原型SOC曳影1520。阿里巴巴的RISC-V补丁被纳入安卓源代码,这说明RISC-V生态有望延伸到安卓系统,对国产厂商将来定制化开发安卓系统芯片奠定基础。倪光南院士说过,RISC-V是中国芯片的机遇,可以适当布局。情况正如倪光南所愿,RISC-V可以为国产芯片带来架构方面的夯实基础。
      国内的芯片需求大于产能,市面上满足芯片需求的方式要么靠进口,要么靠本土化生产。由于美企芯片销售不畅,有些想要的芯片买不到,而可以自由销售的芯片大多数旧款的中低端产品,这类型其实是有条件放在本土化生产的。
      所以中芯国际加大产能建设,定下1700亿元左右的投资,同时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深圳新建12英寸晶圆厂,为生产28nm等成熟芯片提供支持。
      在产能得到逐步提升后,形成的本土化产业链资源也会更深厚。毕竟国产供应商为了满足中芯国际的生产需要,也会积极开发技术产品,为产业链的发展带来良性循环。

国产芯片领域捷报频传,美国芯片垄断将被打破

      我国手机,电器等行业巨头纷纷参与了芯片自研。自从芯片市场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之后,国产厂商越发意识到芯片自研的重要性,纷纷参与了芯片自研的队伍行列。自研效果最显著的行业包括手机,电器等。小米、vivo、OPPO等一线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研芯片产品。小米的澎湃系列,vivo的V系列以及OPPO 的马里亚纳芯片,这些都是自研芯片的成果。
      电器方面,格力电器进入芯片市场多年,预计今年的芯片出货量将达到1.35亿颗。而且格力CPU芯片专利申请数量排到了全球第九。这说明在自研芯片这条路上,格力是走得很远的。
      国产芯片从架构到制造,再到设计,这些方面都传来了好消息。在不断提升芯片自给率的同时,相应的产业链,核心技术等等都会得到提升。
      正如美媒所说,美芯正在逐渐失去中国市场。现在大部分的美国芯片公司都在想办法清理库存,不惜降价销售也要把芯片卖出去。如果不及时低价倾销,将来价格再次暴跌的时候,只会亏损更多。如果美国芯片公司还能畅销芯片的话,只有一个选择,那就是回归芯片产业链全球化,让芯片恢复往日的正常销售秩序。
      只有自由贸易的市场,才能让买卖双方获得应用的市场权益。如果在一条路上走到黑,结果不只是芯片堆积库存,消费市场也会转为自产自销。 
      巅峰时期的美国芯片畅销全球,每年的出货量数以百亿计,高通一年轻松卖出上亿颗,然而今年以来,高通的手机芯片出货量持续下去。还有英伟达的显卡从一卡难求变成库存堆积,出现这些局面,美国规则是根本原因。(信息来源:笨鸟科技)


关键词:国产芯片,捷报频传,美国芯片,垄断,被打破